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获两项殊荣

2021-11-01 10:17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张译心)10月28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瞄准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的目标,加快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不断培养壮大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持续深化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引导鼓励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创新创业,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营造良好环境。希望受到表彰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带头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勇于攀登创新高峰,主动当好年轻人的领路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7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表彰。

  赵汀阳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躬耕哲学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学术情怀,对学术孜孜以求,心无旁骛,潜心治学,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共出版《天下的当代性》《第一哲学的支点》等11部个人学术专著,在中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百篇。他在中国知识体系建设中做出多项优质理论成果,如“天下体系理论”“共在存在论”“旋涡理论”“预付人权理论”“新金规”“可能性的哲学”“第一个哲学词汇是否定词”等多种具有原创性且居于世界前沿的中国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国内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他对“天下”概念的重新创造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当代政治哲学理论。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韩文等多种语言。2019年,他被法国评为“影响世界35个思想家”之一;瑞士《本刊》称誉他为“中国的哈贝马斯”。

  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践行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以杰出的科研成就和优异的学术素质,在民法典编纂中发挥了重要理论先导、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为编纂民法典提供学理依据、学术倡导和立法建议,在启动民法典编纂上发挥积极作用;全程直接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为民法典的颁布作出了突出贡献;开创民法典研究新范式,为实施民法典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汀阳在荣获表彰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是一个劳动者,一个有想法并且重视技术含量的劳动者。不敢说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如果说经验,那就是用心劳动。”对他而言,哲学研究同农业生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喜欢‘专业技术’这个称号,除了专业技术,我也不会别的,所以觉得很贴切。做任何事情都有技术活儿,做技术活有一种实在感。我做的是哲学,虽然工具是语言、逻辑和文本,但自己感觉比较接近农业的工作经验,好好种菜,种出好菜,创造性地种菜,换到思想田野里,就是好好地种出有技术含量的观念,创造出值得思考的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荣誉表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几代学人对中国民法事业的卓越贡献。从新中国民法典第一次编纂开始,民法研究室的前辈就致力于编纂以社会普遍结构和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又契合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人生与人心的民法典。他们筚路蓝缕,初心不改,在国家与社会双重转型期间的各个阶段,不断在理想与现实、古今中西之间调适,为一部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民法典奉献了心血、耐心和劳作。目前,民法研究室正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起草民法典各编的司法解释。下一步,还将在《民法典评注》基础上,通过“担保法”“合同法”体系书的创作,拾遗补缺,完善中国民法学体系,以无愧于这个荣誉称号。

  专业技术人才一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队伍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构建合理人才梯队,全方位拓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空间,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使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建设跃上新台阶,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此次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电话:010-85196494 E-mail:bgs-rsj@cass.org.cn 京ICP备05072735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1-2021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